會場
2023年10月29日,由中國人口學會、中國社會保障學會、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具體負責)舉辦的“構建中國特色生育保障體系專題研討會”在北京湖北大廈舉行。第十三屆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王培安、中國人口學會會長翟振武先后致辭,均強調此次會議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長鄭功成、中國社會保險學會會長胡曉義、國家醫療保障局原副局長陳金甫發表主旨演講。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賀丹、中國社會保障學會副會長金維剛先后主持了開幕式與主旨報告會、主題報告會。來自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發改委、全國婦聯等單位和中國人民大學、浙江大學等20多所高校的有關負責人和專家學者及學生代表約90多人出席會議。
鄭功成做報告
鄭功成在題為“以創新精神建設時代需要的生育保障制度”的報告中指出,任何制度安排都是時代發展的產物,任何制度變革都需要滿足時代發展的需要,否則,制度的功能就會折損,甚至發生異化。生育保障制度也不會例外。新時代的人口結構變化、就業形態發生了深刻變化、生育文化與觀念發生了深刻變化、家庭結構發生了變化、社會保障制度發展取向發生了變化、經濟社會條件也發生了巨大變化,所有這些,均決定了建立在與職業直接關聯、以勞動或工作關系為依據、由用人單位承擔繳費責任并用于職業女性生育權益維護的現行生育保險制度已經不適應時代的發展需要了,必須加以重建。他強調,建設與時代相適應的生育保障制度的核心是要實現從生育保險制度向生育保障制度體系轉化,從用人單位單方負責轉向政府、企業與個人合理分擔籌資責任,從只為育齡女職工解除后顧之憂的單一功能擴展到惠及全體生育女性并同時增進女性福利、促進性別平等、助力人口均衡發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胡曉義做報告
胡曉義在題為“憶史明志 正本清源”的報告中回顧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以來,中國共產黨在生育保障方面的主張與實踐探索。他指出,我黨從成立之初到紅色割據時期,都把生育保險作為為民謀福利的目標之一。在取得全國政權后,即把包括生育保險在內的社保理念變為國家立法、行政實踐。改革開放后重構社保體系,生育保障超越原勞保制度,走上了社會統籌互濟的道路。新時代10年,生育保險提到中央決策高層,得到長足發展。他還對生育保險制度的一些基礎性理論問題進行了闡述,強調生育保障制度的本質是生育成本的社會化分攤,核心功能是促進勞動力市場性別平等,認為新時代、新發展格局下生育保障大有可為。
陳金甫做報告
陳金甫在題為“實施積極的生育保障政策的思考”的報告中對現行生育保險制度進行了政策評估與趨勢預判。他指出,從2013年我國開始對計劃生育政策進行了一系列重大調整,從單獨二孩-到全面二孩-再到全面三孩,也出臺了促進積極生育的一系列政策,但人口61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50年來年新生兒首次跌破1000萬,與國際大勢近似,年輕人婚育意愿呈現普遍的快速的甚至是不可逆轉的下降,生育費用呈現持續的差異化的難以預算的甚至也是不可逆轉上升,在這種情形下,生育保障制度肩負眾望但其功能獨木難支。他認為,問題的關鍵是錢即如何解決生育成本問題。他主張從綜合視角來考慮,把握好生育保障制度的屬性、覆蓋范圍即人群與項目、保障功能的結構與權重,在推進方略上著眼制度建設解決覆蓋問題、基本保障發揮激勵促進功能、管用有效穩健擴大支付范圍。他建議錨定保障職能,靶向擴大功能,協同實施積極促進政策體系。
賀丹主持開幕式并做報告
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賀丹、中國計劃生育協會專職副會長姚瑛、中國勞動關系學院教授楊思斌、全國婦聯婦女研究所副主任楊慧亦在上午的會議上做了主題報告。
金維剛主持會議
在下午的會議上,來自浙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等高校與研究機構的14位論文獲獎者報告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中國社會保障學會醫療保障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仇雨臨、中國人口學會副秘書長莊亞兒先后主持了兩個單元的專題會議。
會場
與會者一致認為,生育保險是一個小險種,但時代發展需要更好地發揮作用,但如果只簡單延續現行制度安排,這一制度將越來越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因此,必須立足于深刻變化的新時代,重構我國的生育保障制度,從生育保險到生育保障不只是一字之差,而是需要賦予新的內涵并采取得力措施來推進其健康發展。
中國社會保障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