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起,在基層醫療機構配備使用的醫保目錄內的乙類藥品(定額標準自負藥品除外),參照甲類藥品支付,這是日前上海三部門聯合發布的《上海市醫保進一步支持社區衛生服務能力提升的若干舉措》給居民帶來的一項實惠。
所謂“乙類藥品參照甲類藥品支付”,是指全額按照醫保規定支付,不用按照過去患者在基層醫療機構報銷醫保目錄內的乙類藥品時,需要自己先付總額的10%,再按醫保報銷比例支付剩下的90%。比如一瓶單價70元的乙類藥品,原先患者個人全部支付13.3元,按照新舉措個人只需支付7元。
“據統計,在基層醫療機構的乙類藥總數按商品名算約2000種,覆蓋心腦血管、消化、呼吸、腫瘤等疾病領域。隨著基層醫療機構乙類藥品參照甲類藥品支付,將為患者減輕經濟負擔?!鄙虾J嗅t療保障局相關工作人員說。
據悉,若干舉措由上海市醫療保障局與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上海市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布,包括四類15條:優化制度設計,合理引導參?;颊呔歪t下沉;聚焦功能定位,滿足群眾基層就醫用藥需求;強化價值購買,激勵家庭醫生優化簽約服務;完善醫保支付,推動基層醫療服務提質增效。
業內認為,此次舉措的發布,就是為了著力破解社區衛生服務三個難題:居民不愿去、社區接不住、上下不聯通。
上海市普陀區長征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劉軼蕾表示,一系列舉措如同給基層送來一個“工具箱”,15條舉措有的已經執行,有的將于10月1日起實施,還有的在不斷深化,推動基層醫療機構提供優質可及的基本醫療服務、以人為中心的健康管理服務。
記者從上海市醫保局獲悉,下一步將會同相關部門細化配套政策,推動各項措施落地見效,并持續關注市民需求,不斷完善醫?;菝癖忝衽e措,促進分級診療體系建設。
中國社會保障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