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交易實況》報道,我國社會保險經辦領域首部行政法規《社會保險經辦條例》(下稱《條例》)將于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稐l例》共7章63條,明確了適用范圍、經辦機構職責、便民利民要求、監督管理舉措和法律責任。
《條例》的頒布實施將帶來哪些變化?經濟之聲《財經態度》采訪了中國社會保障學會副會長、浙江大學民生保障與公共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何文炯。
何文炯認為,《條例》的頒布主要是為了適應國家治理現代化要求,具體地說,其意義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提高社會保險制度運行的規范化水平,給老百姓以穩定的預期和良好的體驗感,這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標志之一。二是進一步提高社會保險經辦服務的水平和能力,使社會保險經辦服務的規則更加合理、更加簡潔、更加清晰、更加透明、更加便捷。三是社會保險經辦服務是一種重要的基本公共服務,規范這種服務,旨在以標準化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圍繞便民利民,《條例》提出一系列具體要求,包括加強信息共享、減少證明材料、縮短辦理時限等。這些舉措該如何落地?何文炯認為,關鍵在于規則合理、方便百姓。具體來說,一是社會保險經辦服務的規則要盡可能統一,體現國民基本保障權益的平等,這里包括人群之間的平等和地區之間的平等。二是經辦服務的程序要合理,其核心是準確、便民,要求群眾提供的證明材料要盡可能地少,辦理速度要快,資金給付和相關服務要準確而及時到位。此外,要充分利用數字化等技術手段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
他認為,社會保險制度設計和經辦服務應該努力適應經濟社會變化,尤其是要高度重視兩個重大變化。一是勞動力市場變化,如快遞員、外賣員等非正規就業勞動者的增加;二是人口空間結構的變化,這些年來人戶分離的現象越來越多。這就需要改進社會保險制度設計和社會保險經辦服務,使非正規就業者和非戶籍常住人口能夠順利地參加相應的社會保險制度,并獲得相應的社會保險服務。
對于社會保險基金,《條例》也特別強調了“安全”的原則。對此,何文炯認為,社會保險基金安全需要從以下五方面努力。一是改進現行社會保險制度設計,使之更加科學合理;二是堅守“?;尽钡脑瓌t,保持社會保險待遇水平的適度性,從而使用人單位的繳費負擔處于適度水平,同時建立有效的社會保險費征收機制,使社會保險資金足額到位;三是在及時足額支付社會保險待遇、確保社會成員基本風險保障需要的同時,嚴懲欺詐騙保等違法行為,有效追回有關資金;四是建立健全社會保險精算制度,增強社會保險制度的科學性;五是通過科學合理的規則設計和技術手段,確保社會保險數據安全。
中國社會保障學會